年內發行規模近200億元!險企發債“凶猛”背後:發新贖舊補充資本金

陳德誌时间:2025-07-04 15:56:14

年內發行規模近200億元!險企發債“凶猛”背後:發新贖舊補充資本金

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胡金華 上海報道華夏時報記者 胡金華 上海報道

作為一項資本金補充工具,永續債備受銀行歡迎,不過進入2025年,市場發債主體悄然生變。

2月末,審議通過同意發行100億元永續債(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議案,成為保險市場發行永續債的最新案例。截至目前,保險市場已有平安人壽、交銀人壽、泰康養老、泰康人壽、招商信諾、新華保險6家保險公司成功發行永續債,規模接近200億元。而自2023年泰康人壽打響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的第一槍,險企永續債實際發行總量已達953.7億元;當前市場無風險利率的下行,永續債利率也在下調,保險公司正搶占發債時間窗口。

“保險公司永續債票麵利率均值已由2023年的3.43%降至現在的2.35%,成本的大幅下降讓大家紛紛選擇發新贖舊,更低的永續債票麵利率可以攤平融資成本,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另外,今年銀行發行永續債的需求大大降低,國家另外準備了5000億元的銀行特別債務補充資本金,所以對於市場投資者來說,有資質的保險機構就扛起了發行永續債的大旗。”對此,上海一家大型保險資管機構債券投資負責人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保險永續債規模達千億元

永續債,又稱無期債券,是非金融企業(發行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注冊發行的“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的債券。永續債的每個付息日,發行人可以自行選擇將當期利息以及已經遞延的所有利息,推遲至下一個付息日支付,且不受到任何遞延支付利息次數的限製。

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永續債作為一個成熟的金融產品,發行數量達到2146隻,資金規模6471億美元。反觀我國債券市場,直到2022年,永續債才成為保險公司一項核心資本補充工具。

2022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和原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保險公司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補充核心二級資本,但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餘額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30%,且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不得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永續債以核心資本補充為主要目的,從清償順序上比較靠後,期限為5+N,無到期日。

而從近期發行永續債的保險主體來看,2月28日,新華保險發布第八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議決議公告,顯示審議通過了《關於發行境內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議案》。同意新華保險在本議案的框架和原則下,發行金額不超過100億元(含100億元)的境內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並同意將議案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2月26日,泰康人壽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同業拆借中心官網發布公告,其在2月25日發行了60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2月24日,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康養老”)在銀行間市場發行20億元永續債,成為行業首家發行永續債的養老保險公司;2月21日,交銀人壽發行27億元的永續債;再往前,招商信諾也於今年獲批發行41億元永續債。

截至目前,共有12家保險公司成功發行了17款永續債。其中,泰康人壽發行數量最多,達3款,分別為“23泰康人壽永續債01”“24泰康人壽永續債01”“25泰康人壽永續債01”,實際發行量分別為50億元、90億元、60億元,票麵利率分別為3.70%、2.48%、2.35%。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中英人壽各發行兩款永續債。

保險公司已總計發行953.7億元永續債。其中,平安人壽永續債實際發行量最高,達200億元;其次為太保壽險、泰康人壽,均總計發行200億元永續債;太平人壽永續債實際發行量亦超過100億元。

“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可以補充保險機構的核心二級資本,能夠起到同時改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的作用。銀行、保險機構發行的永續債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所以滿足很多機構投資者作為底層配置的需求,不過今年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的頻率明顯降低,所以保險機構就加速了發債的頻率,形成了一個蹺蹺板效應。”3月8日,上海一家券商投行部資深債券研究員馬俊告訴本報記者。

永續債持續的“馬太效應”,讓頭部險企憑借高評級與低成本融資優勢,擴大保險永續債市場規模,有市場人士預測,2025年保險永續債或將達到1500億元。

不過與險企永續債發行熱火朝天的景象相比,同樣是發債大戶的商業銀行在2025年卻顯得格外安靜。

Wind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開年以來,國內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下稱“二永債”)發行放緩,截至2月17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尚未有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方麵僅有桂林銀行於1月13日發行1隻,發行額為30億元,“二永債”整體發行隻數和規模較去年減量明顯。

有銀行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2024年底,財政部表示將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支持國有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因此今年初國有大行通過發行“二永債”來進行資本補充的必要性有所降低,在國有大行注資及化債背景下,全年銀行“二永債”淨供給或相對偏弱。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隨著債券市場利率走低及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需要,銀行“二永債”整體發行規模持續走高,特別是2024年永續債首度進入主動贖回期,“二永債”發行規模迎來大幅增長。根據Wind數據,以發行公告日計算,2024年,商業銀行“二永債”發行規模超1.6萬億元,與2023年的1.12萬億元、2022年的1.19萬億元相比增長明顯。具體到去年同期即2024年1月1日至2月15日,數據顯示,這一階段銀行“二永債”發行隻數達7隻,均為二級資本債,實際發行規模合計達1900億元。其中,國有大行是“二永債”發行主力,上述7隻二級資本債中,有6隻由、、三家國有大行發行,這三家大行累計實際發行規模為1800億元,占當期總發行規模的95%。

按此計算,今年開年以來“二永債”發行規模較去年同期銳減。

多位市場人士稱,在大行注資及政府專項債置換政策背景下,2025年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壓力有所降低,“二永債”發行規模預計較2024年可能有所下降。

借利率下降險企“發新還舊”

盡管票麵利率不斷下行,不過遠超2%的票麵收益仍然吸引著大型金融機構;而成本大大下降的利率也激發了險企發行永續債的熱情;此外,隨著保險永續債利率的下降,多家險企也開始“發新還舊”以降低融資成本。

《華夏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從目前已發行永續債的橫向對比來看,永續債實際發行總量有上升趨勢。2023年共發行7款永續債,合計發行總量為357.7億元;2024年共發行6款永續債,合計發行總量為359億元;2025年截至目前,已發行4款永續債,合計發行總量為237億元。

而從永續債票麵利率變化情況來看,2023年票麵利率指標均在3%以上,平均值達3.43%,最大值達3.70%,最小值3.25%;2024年票麵利率指標均大幅下降至3%以下,平均值僅2.36%,最大值2.50%,最小值2.20%。

“在低利率環境下,保險永續債的穩定收益吸引力凸顯,雖然票麵利率均值由2023年的3.43%降至2025年的2.35%,大多數理財子公司等長期資金正通過永續債優化資產負債結構,降低錯配風險。保險資管、銀行理財等長期資金也通過永續債匹配負債久期,形成‘配置+交易’的雙重需求。”國內銀行理財子公司一位投資部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更多的已經發行永續債的保險公司也掀起了“發新還舊”潮。

此前不久,平安人壽披露關於行使2020年資本補充債券贖回選擇權的公告,其所贖回的“20平安人壽”發行規模200億元,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3.58%,對比永續債2.35%的票麵利率來說,贖舊顯然更劃算。另有中郵人壽披露2020年資本補充債券贖回權行使公告,其贖回的“20中郵人壽”發行規模60億元,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3.75%,對比其發行的永續債票麵利率2.20%來說,贖舊亦更為劃算。

發新贖舊的保險公司還有泰康養老和農銀人壽,2024年11月,泰康養老贖回20億資本補充債“19泰康養老”,該筆債券票麵利率4.35%;2023年2月,農銀人壽贖回“18農銀人壽”,該筆債券票麵利率5.55%。

而從投資端來說,投資保險公司永續債的群體主要包括四大類,分別為商業銀行與理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及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券商資管、境外投資者。其中,國有大行及股份製銀行是永續債的核心買家,銀行係險企的永續債更易獲得母行資金支持,形成“資本閉環”,保險資管公司則通過配置永續債實現“負債——資產”久期匹配。

“永續債票麵利率的下滑,或將吸引更多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永續債票麵利率下滑的核心好處是降低融資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和增強資本韌性,尤其在低利率周期中,保險公司可通過策略性發債優化財務結構。對市場而言,這一趨勢反映了資金環境寬鬆,並推動資本向實體經濟高效配置。”馬俊指出。

可以看出,在利率持續下行的市場環境中,永續債正以獨特的收益優勢,成為各類機構競相爭奪的配置焦點。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有关年內發行規模近200億元!險企發債“凶猛”背後:發新贖舊補充資本金】相关文章:

1 .

2 .紐約匯市:美元隨特朗普重申關稅計劃而走高

3 .

4 .霍蘭德代碼是什麽?霍蘭德代碼允許幾個字母組合?

5 .分封製最早出現在?分封製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6 .劉恒易經五行八卦正解下載。八卦與五行的關係?

7 .分封製最早出現在?分封製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8 .HTFX:貴金屬2025年價格波動大 黃金銀價或創新高

9 .齊國刀幣大全圖片大全 真品--齊刀幣是國家幾級文物嗎

10 .軒尼詩xo洋酒價格表(洋河係列酒價格表是怎樣的)

11 .

12 .="""">

▶ 外資

1月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之間不變,美元指數及美債利率整體維持震蕩,美元兌人民幣離岸匯率衝高回落,外資交易活躍度有所下降,外資月度日均成交額從2024年12月1906億元明顯回落至2025年1月1686億元。

▶ 基金發行與ETF申贖

1月偏股類公募基金發行規模有所下降,1月主動與被動偏股基金發行份額283億份,較2024年12月362億份有所縮小。2024年12月,股票型公募基金份額較前一個月末增加680億份,混合型基金份額增加251億份,二者合計增加931億份。考慮到當月新成立份額後,估算12月偏股類老基金淨申購563億份,淨申購比例為0.88%。1月股票型ETF逆勢淨申購289億份,對應淨流入400億元,淨流入規模較2024年12月前值442億元有所縮小。

結構上,1月淨申購較多的寬基指數ETF主要為A500、科創50、機器人ETF,創業板50淨贖回。

▶ 私募基金

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私募基金管理規模5.2萬億元,管理隻數8.8萬隻,分別較2024年11月減少203億元和減少1663隻,12月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小幅下滑。

▶ 融資資金

截至2025年1月24日,融資餘額1.80萬億元,當月融資淨流出553億元,融資餘額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為2.55%,處於2016年以來的98%分位。1月市場橫盤震蕩,融資資金轉為淨流出,融資融券平均擔保比例回升至261%。

▶ 限售解禁與股東增減持

1月重要股東增持65億元,減持148億元,淨減持83億元,淨減持規模較2024年12月前值211億元明顯縮小。按照截至2025年1月27日收盤價估算,2025年2月解禁規模為5008億元,解禁規模較2025年1月大幅回升,不同板塊解禁規模來看,主板4660億元、創業板187億元、科創板111億元、北證51億元。考慮到2025年2月解禁規模大幅回升,未來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淨減持規模有望小幅回升。

▶ IPO及再融資

以發行日期為參考,2025年1月有8家公司IPO,合計募資規模48億元,較12月前值91億元有所回落。按上市日期統計,1月定增發行募資規模291億元,較2024年12月前值245億元小幅回升。隨著IPO發行趨於正常化,未來IPO發行規模有望保持穩定,資金總需求規模或保持穩定。

3. 總結:ETF有望繼續貢獻主力增量資金,同時融資資金有望回流

ETF有望繼續貢獻主力增量資金,同時融資資金有望回流。國內流動性來看,1月春節取現需求疊加稅期到來,資金麵波動較大,資金利率大幅抬升,春節之後有望得到緩解。海外方麵,美聯儲1月議息會議如期暫停降息,但對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目前預期最早6月開始降息。另外,春節假期期間美國加征關稅落地,美元指數走高,增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可能影響春節後市場短期風險偏好。股市資金供需方麵,1月股票市場可跟蹤資金供需緊平衡,資金供需規模均有所收窄,ETF逆勢淨申購成為1月主力增量資金。展望2025年2月,ETF有望繼續貢獻主力增量資金,同時融資資金回流也有望貢獻增量。

05

企業盈利和中觀景氣:關注業績預告落地後,政策與主題投資催化

1. 24年年報業績預告及工業企業盈利

截至1月31日上午,約有281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快報/報告,占全部A股的比例約為52.2%,其中絕大多數是以業績預告的形式存在。

業績向好率較高的行業主要有非銀、有色、公用事業、石油石化、美容護理、汽車等。對比分析師一致盈利預期來看,超預期占比相對較高的行業主要有銀行、非銀、汽車、通信、環保、輕工製造、家電等。

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降幅擴大,12月當月同比增速轉正。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4310.5億元,同比下降3.3%,相比2023年的-2.3%降幅有所擴大。隨著政策 效果的持續釋放,單12月同比在較高基數背景下轉正至10.9%(前值-7.5%)。1-12月營業收入累計同比2.1%,當月營收較11月加快3.7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升。在一攬子增量政策及時出台後,四季度工業企業盈利恢複明顯,降幅較三季度大幅收窄12.7個百分點。三個月滾動來看,收入端增速擴大至4.0%(前值1.9%),利潤端降幅收窄至-2.8%(前值-14.9%)。

拆分結構來看,利潤率微降,成本下行,費用提升;量價同步改善。

12月全部工業品PPI當月同比降幅收窄至-2.3%;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增幅擴大至6.2%。費用提升,成本下行,利潤率微降。1-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16元,費用提升至8.59元,利潤率微降5.39%,前值5.40%。綜合來看,目前價格端拐點初現,有望推動後續盈利的邊際改善。

結構上,以高技術製造業為代表的工業新動能利潤較快增長,“兩新”政策帶動效果持續顯現

從工業企業三大領域來看,1-12月采礦業和製造業利潤同比降幅較前值收窄,電力行業利潤同比增幅擴大。三個月滾動來看,必選消費增速領先,中遊設備增速轉正,醫藥、TMT、可選消費、上遊資源品等降幅均收窄。

細分行業來看,高新技術製造業仍然是增長的重要引擎,“兩重”“兩新”效果顯著。

"

13 .

14 .Meta:又見老紮激動砸錢 為啥市場這回不慌了?

15 .數碼音樂頒獎禮-最高使用次數電話體接駁鈴聲歌曲~~多功能數碼音樂播放器怎麽調廣播?

16 .布達拉宮資料100字?布達拉宮的資料簡介?

17 .世界豪華遊艇圖片-日蝕號遊艇價值十億美元,那麽世界十大豪華遊艇你了解嗎

18 .

19 .

20 .順豐冷鏈怎麽寄快遞?順豐快遞,10公斤重的東西,運費多少錢?

21 .老毛桃如何破解電腦密碼(華為筆記本電腦忘記密碼了怎麽解開鎖)

22 .

23 .鬥羅之鹹魚翻身(鹹魚無力翻身下一句)

24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液相色譜儀原理)

25 .中遠海控2月3日斥資7889.55萬港元回購700萬股

26 .投籃姿勢教程視頻--標準的投籃姿勢教學教程?

27 .

28 .

29 .

30 .日係女裝品牌?可以分享一些適合可愛小女生的日係風女裝嗎?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谷歌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