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吃巴沙魚(超市裏買的龍利魚其實都是巴沙魚?這種魚到底是什麽來頭?)

 行业资讯     |      2025-07-05

傳言:平常超市裏賣的龍利魚其實都是巴沙魚,對人體大大有害!

千萬不要吃巴沙魚(超市裏買的龍利魚其實都是巴沙魚?這種魚到底是什麽來頭?)

這是真的嗎?

我們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這個傳言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

先分別來說說這兩種魚。

龍利魚

龍利魚的學名為舌鰨,是一類非常優質的食用海魚。

“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裏提拉著五斤鰨目”裏的鰨目,指的就是龍利魚。

因為嘴歪眼斜,身體扁平,像一條長長的舌頭,也被稱為“舌頭魚”。

龍利魚出肉率高、口感細膩無小刺,非常適合寶寶、老人以及不會吐刺星人食用。

它還可以加工成魚柳,烹飪起來更加省事。

巴沙魚

巴沙魚與龍利魚不同,它屬於淡水鯰魚的一種。

不僅種類不同,它們的外形也相差巨大。

市場上近九成的巴沙魚來自東南亞國家,其中最典型的是越南。

相比龍利魚,巴沙魚的食性廣、易飼養,生長快、產量高,這導致它的價格比龍利魚要低的多。

憑借著刺少肉多、價格低、好烹飪這些優勢,巴沙魚成為了魚火鍋、水煮魚、酸菜魚等菜式的原料的主要來源。

這些菜式的原料,都是巴沙魚

我們對比了市麵上常見巴沙魚和龍利魚的價格,供大家參考:

除了成本角度,巴沙魚的含水量偏高,也是導致它價格偏低的主要因素。

市售的巴沙魚基本上都是冷凍魚柳的狀態,為了保鮮通常會在表麵包上一層“冰衣”

圖片來源網絡

出口到中國的巴沙魚通常分為原包裝產品非原包裝產品

非原包裝產品進入中國後,一般會由一些代加工廠進行加工,包括增加冰含量、滾揉保水處理

其中保水處理,包括但不限於添加保水劑

這些操作本無什麽問題,問題就在於市麵上常見巴沙魚的含水量實在是超標太太太多了。

根據業內人士爆料,保水後的巴沙魚柳重量甚至可增加50-80%

我們走訪了杭州新農都海鮮市場,看到兩種價格的巴沙魚:

  • 一個賣20元/公斤
  • 一個賣10元/公斤(包冰率高一點)

兩者的質量差不多,差價基本都靠加水折回來。

我們也順便買了一些巴沙魚回來,測了一下含水量:

  • 解凍前482.0g
  • 解凍後337.5g

也就是說,花20塊錢買1斤魚片,其中有3兩多是水。

那麽折算下來,魚片的實際價格應該是28元/斤。

“冒充”龍利魚的巴沙魚

既然兩者的外貌和價格都相差那麽大,何來「龍利魚原名巴沙魚」這一說法?我們找到了一些答案。

巴沙魚/龍利魚去皮、脫骨加工之後,無論從肉質顏色或是外觀形態上都非常相似,很難區分。

圖片來源網絡

由於價格差距懸殊,而且肉質相似,很多商家就會用巴沙魚冒充“龍利魚”。

我們在超市、水產市場買到的龍利魚柳,絕大部分就來自於巴沙魚。

如果在一些生鮮電商平台輸入“龍利魚”都會出現很多巴沙魚相關產品,還會看到商品標明「淡水龍利魚」、「又叫龍利魚」等字樣。

我們嚐試在某生鮮平台谘詢了客服,得到的答案也是兩者為同一種魚。。。

巴沙魚對人體有害?

龍利魚屬於海水魚,在捕撈上岸後無需額外保水。

而巴沙魚是淡水魚,在捕撈上岸後需要保水,磷酸鹽是它最常用的保水劑。

有研究報道發現,巴沙魚柳中磷酸鹽的超標率達30%。

文獻截圖

美國也有研究表明:

磷酸鹽作為保水劑在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使得磷的攝入量增加了約1000mg/d。

磷和鈣都是人體必需元素,相互之間存在平衡。當鈣每天攝入量低於400mg時,磷攝入過多對鈣吸收影響更大。

也就是說,如果膳食中的磷攝入超標,會導致人體對鈣的吸收降低。

為了查證巴沙魚中的磷酸鹽含量,我們也在一些常見生鮮平台購買了樣品,檢測它們的磷酸鹽含量。根據《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食品中磷酸鹽的添加量不得超過5g/Kg

檢測結果如下:

這樣看來,這5款巴沙魚都有檢測出磷酸鹽,不過還好含量都在標準範圍內。這個量對成人來說,不會有過多影響。

但考慮到寶寶的胃腸消化能力不太完善,以及寶寶骨骼生長需求,我們就不太建議寶寶吃巴沙魚柳了。

另外,從蛋白質脂肪酸含量來講,巴沙魚營養價值也遠不如龍利魚:

蛋白含量隻有龍利魚的一半,與常見的淡水魚類相比也明顯偏低
脂肪含量雖然不算高,但淡水魚的不飽和脂肪酸(DHA、EPA等)含量要遠低於海魚

所以拿巴沙魚來冒充龍利魚的商家,可是真的有點不厚道了。

如果是給寶寶吃的話,我們建議家長優選龍利魚。要是覺得龍利魚太貴,可以給寶寶選擇更物美價廉的草魚,或是刺更少的鱸魚鱖魚

總結

1. 巴沙魚和龍利魚是兩種魚。

2. 正規途徑購買的巴沙魚對人體沒有太大危害,但營養價值遠不如龍利魚。

成人為了“刺少肉多”的話,吃吃也就罷了,小孩子建議還是選擇更有營養的龍利魚。

3. 如果覺得龍利魚太貴,可以給寶寶選擇更物美價廉的草魚,或是刺更少的鱸魚和鱖魚。

4. 買巴沙魚時,不要隻看價格,要看一下冰衣的厚度,可以注意一下產品包裝外的淨含量標識。

考慮到一些小夥伴,並不是專門購買的巴沙魚,而是被商家誤導,錯把它當成了龍利魚。

所以我們列了一些辨別方法,供大家參考:

1. 比價格

兩者的差距,最直觀的就是售價。龍利魚的單價基本在50元/斤以上,如遇見離譜的低價,基本可以斷定是巴沙魚。

2. 查包裝

如果包裝上注明“巴沙魚”,英文為“CABASA”或“BASA”等字樣,或產地為越南的,可認定為巴沙魚。

大家還要小心個別黑心商家,雖然包裝名稱標示為“龍利魚”,但配料卻是“巴沙魚”。

3. 嚐口感

龍利魚口感、滋味更加鮮美,並且肉質堅韌有彈性,幾乎適合所有的烹飪方式。

巴沙魚柳口感偏嫩,會有一些土腥味。

4. 買整魚

最靠譜的方法來了:直接買沒有脫皮的整條龍利魚,這樣肯定不會買到“假魚”!

我是老爸評測的魏老爸,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更多評測內容請在主頁搜索~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