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材:用當地杉木製成的開口木桶(當地市場有售),或用老火色、取瓷性好、無圓頂、無沙眼、造型美觀的瓷罐,或瓷廠生產的有鋼圈的瓷罐。
2.配料:大米,各種當地出產的糯米,糯米,糯米。酸湯用的糯米,剛開始會酸的更快。淘米水和米湯都可以,以米湯居多,或者米湯單獨熬製酸湯;野生番茄(當地稱、鄉音、郭鄉村)在儲藏和烹飪過程中受到有機酸的保護,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不易被破壞,人體利用率很高;西紅柿含糖量很高,其中大部分是人體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
3.用水:一定要用山泉水,無論是生的還是熟的。
4.密封:酸湯預製好後放入木桶(泡泡罐)中,可以不密封隔絕空氣,但必須用鮮葉、紗布、木板等覆蓋。以防止它在與雜物和細菌混合時腐敗變質。
5.放置:初期配製時應放在火塘邊,使其活性酶處於最佳生長狀態,迅速變成酸性。在釀造過程中,不需要大量的酸湯。廣口瓶應放置在幹燥、陰涼、通風、易取的地方,並保持清潔衛生。
6.浸泡時間:視所用主料、季節溫度、灌壇方式、個人口味愛好而定,少則幾天,多則幾年。
7.用鹽:宜用自貢井裏的精鹽,鹽度好,顏色白,顆粒細,雜質少。
8.小配料:一般做酸湯不會用到小配料。但根據個人愛好和不同民族、地區,常用白酒、料酒、甜酒(又稱醪糟汁,用於滲透精鹽水,保持湯汁清澈,殺菌增香,增加發酵速度和風味)、甘蔗(吸收異味,防止腐敗變質)、紅白糖、冰糖、幹辣椒(調味爽口)。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责任编辑:梅州市)